2018年6月26日 星期二

寫給政治學系大一新生的一封信


親愛的學弟妹們好:

不論你是將政治學系作為第一志願亦或是不小心誤打誤撞了進來東吳政治系,學姊都想在此以一位在政治學系中跌撞打滾了三個年頭的過來人經驗,娓娓地告訴你們一些關於東吳大學政治系,你必須得提早認清的真相,以及如何才能不虛度最青春年漾的大學四年,成為一個有價值的政治系畢業生、一位具備完善能力的政治人。

首先,在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的網頁中言道:
『本系教育目標如下:
(一)開拓全球視野:在全球化的潮流中,積極從事國際學術交流,培育學生的國際觀。
(二)瞭解政治事務:結合所學知識理論,洞悉國內外政治環境與實務運作。
(三)掌握社會脈動:增進對社會趨勢的認識,提升對社會發展的敏感度。
(四)關懷公共利益:培養關懷人群的使命,以促進公共利益為職志。』

以上這四點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的教育目標,相信聰穎如你應該也能和我一樣察覺這都只是話術的幌子。
但與其浪費唇舌抱怨環境很爛,不如把口水省下來叮囑不要讓自己變得一樣爛。
並且千萬不要就此甘願被耽誤。
然而,
如何避免在政治學系的場域中飄浮無依的茫然感?
(一)認清政治學學科的不合時宜
何謂政治的答案絕對已經不單是厚厚的教科書裡兩言三語的國家、領土、主權就能概括的。

(二)釐清身處在全球化與網絡時代的政治場域變成什麼模樣
因為政治本是在生活場域中進行的活動,在資訊時代的網絡社會下它的樣子勢必已不再貼切教科書中所講述的那般,若不早警覺這一點,你所將得到的更多會是政治學系與現實脫勾的失落感。

(三)探清自己是以政治作為志業還是職業作為政治人的期許
並在探詢志向的其中認清「自身」與政治的關係,而非僅是不斷地宣揚政治與眾生之事的關係,才能探詢專屬於你的信念與價值對於政治行動的意義。

來自真誠與真心的建議:
(一)不要讓你的腦袋變成肥料,在可能陳腐的教育土壤裡保持警覺!別一不注意就隨之一同腐爛了。
(二)盡可能的培養與累積你的腦袋資本,成為具有流動性、彈性的政治人。
(三)與其盼望著如何藉由政治學系的培養讓自己在四年後帶著光榮與驕傲感畢業,不如讓自己在這四年間一點一滴的發光,讓自己成為有價值的人。
(四)不要信服於教科書上陳腔濫調的名詞解釋,在這四年間請堅毅並不斷的尋找「什麼是政治?」的終極答案

再嘮叨一下,許多人都說大學期間將會是你一生中唯一且最自由的時期。然而,學姊認為這樣的自由並不是指恣意無為的享受的自由快樂,而是在這四年的學生身份中,你可以是一塊全然、全新、可塑性很高的黏土,盡情勇敢的嘗試並體驗各種形狀的模樣和失敗的樣子。所以在此勉勵各位學弟妹在眨眼一晃即過的四年後,都能成為一個具備完善能力的政治人、並捏塑出自己心目中閃閃發光的模樣!

最後,送給大家韋伯的一句話:「政治是一種併施熱情和判斷力,並不斷地去使勁出力,才可能緩慢地穿透硬木板的工作。」
投身成為政治人其實就是在做一項穿透硬木板的工作,過程一定不輕鬆,但你堅定堅持的成果也必定不會使你失望。


獻上最誠摯的祝福

學姊 囿萱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