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恭喜大家告別了高中生活,進入了人生新的階段。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不同於會計系或其他類似的科系,政治系的學習過程並非高中式學習模式的延伸,而是一種完全不同學習模式與節奏。雖然不知道大家對於本系的學習的憧憬為何,但是就我個人來說,本系所授內容遠比我一開始所想像的要不同。
除去一些不知所云的課程,行政學、政治思想、比較政治和國際關係大致涵蓋了本系的課程。事實上幾大領域之間的差別很大,放到其他科系幾乎可以被分成不同的學科,而政治系的課程幾乎囊括了這個巨大範疇,所以在未來的學習中從中選擇自己個人的側重點是很常見的現象。
就個人經驗來說,第一個令你感興趣的課程會很大程度影響你個人對這個學科的認識,也會對你未來選擇的方向產生重大的影響。對我個人來說,韋伯的《政治作為一項志業》是第一個對我產生了深刻影響的文本,韋伯對以政治為志業之人所提出的應具備的品格令我印象深刻,熱情、責任感、判斷力成為了我整個大一印象最深的幾個關鍵字,這也是我對政治學最初的感知方向。
毫無疑問,如果沿著本系課程設計的路線走下去,大一的西方政治思想一定會將路指向蘇格拉底和柏拉圖。從韋伯開始,包括漢娜阿倫特、福柯,之前的學習大多都都將最終的道路指向了最初始的古希臘哲學家,直到本學期對於資訊時代的閱讀,我才猛然發現我似乎如同走出洞穴看到世界的穴居人一樣,這門學科還有非常多的內容似乎我從未真正涉及過。
我希望各位大一新生,能夠從我的三年學習經歷中獲得一點提示,這門學科的內容包羅萬象,既不要流於一些時事潮流的表面,也不要完全鑽入故紙堆,將自己“束之高閣”。
對於臺灣本地的大一新生,我和你們在之前的經歷雖然有相似之處,但實際上我們之前二十年的生活應該還是有很多的不同的,我的經歷不一定能對許多人產生幫助,至於政治系以後的陸生,我認為出現的幾率微乎其微,所以這篇感想與其說是寫給大一新生,不如說是我對自己三年政治系學習的一些回顧思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