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4日 星期日

寫給政治學系大一新生的一封信

學弟妹你們好:

過了一年的政治系生活,你們還擁有當初選擇政治性的一股不願受到束縛的、不願受到箝制的熱血與憧憬嗎?當初想為社會做出一份改變,而這些改變或許是走上街頭又或者是進入政府單位直接主導著行政上的工作,也可能是從事外交期待為台灣拓展國際上的空間,最後也可能是進行更多的研究來預測未來等等。

然而綜上所述的改變社會的方式,在學了一年的政治學後是否真如你們想像的一樣運作著,究竟你我身處的時代有了哪些改變使得傳統的政治不再適用,對此我想我們需要先認清現在的社會是如何的變化。

首先,我們必須認真到我們的社會是個全球化下的資訊時代(網絡社會),這邊所謂的全球化並不單單指涉所謂的經濟方面,而是更深一層的社會文化等等,在資訊時代中資訊的取得方便許多,人們的討論變得更加多元,但這必不代表討論是有效的,實際上在資訊時代中由於資訊的快速傳遞,人們鮮少停下腳步檢視資料,而網路上的溝通其實根本毫無著力點,充其量也只是人們的一時間不經思考過後的發言甚至是廢話,這使得公共場域變得萎縮,更通的效果遞減,人們的快速流動使得許多價值無法真正的被提及以及探討,這是資訊時代第一個遭遇到的問題,及公共溝通場域的萎縮。再者,全球化下的經濟發展我們皆知道是多麼的便利以及多有賺頭,然而全球化下將使得社會的階級產生巨大的變化,人們不再重視甚麼資產階級甚麼勞工階級,現在討論的僅有全球人以及在地人,全球人簡單的想像即是他可以輕鬆的在全球流動,沒有任何政府任何組織能限制他,反觀在地人僅能將自身與身處的地方緊緊綁住,無法脫離土地,工作機會等等只能依靠著土地,對於此現象可以輕易地發現身為全球人具有對在地人壓倒性的控制以及影響力,最簡單理解的全球人可以想像是一個投資者,今天他到哪裡進行投資遇到任何阻礙他獲利的情況,他可以不付任何代價的遷移,反觀在地人往往需要這些投資者的到來才有工作機會,整體受制於全球人,連當地政府都無法完全對抗這些全球人,因此對於此種階級上巨大的改變為資訊時代下所遭遇的第二點,即階級剩下全球人與在地人。最後要提到的問題即是,在現今的時代裡權力的主體並不是如我們所想像的或是如書本提到的掌握在國家,對於此項論述必須提到Manuel Castells所說的:「權力在某個程度上不再集中於制度(國家)、組織(資本主義公司)、或象徵的控制者(法人媒體、教會)。它擴散在財富、權力、資訊與意象的全球網絡中,在不同的幾何形勢與去物質化的地理系統中傳輸與變形。然而,它卻未消失。權力仍舊統治社會,仍舊塑造以及支配我們。」對於權力的如此遽變,重新認識權力變得非常重要,若僅停留在過往對權力的認識來討論政治,就像叫現今的農民放下任何機械的現代化農具回歸到石器時代的耕作方式,這樣不僅浪費時間也毫無效率只會創造出更多問題。因此對於權力的認識必須要重新改變,不能再用些過時的理論架構來套在一個全新的社會,如同你現在不會穿上你幼稚園時期穿的衣服,因為那不再合適,所以最後提到的問題即是權力的改變讓我們需要重新的理解政治。

全球化下的資訊時代(網絡社會),帶來了那麼多的問題,如果我們依舊拿出舊有的理論來理解勢必有很多的現象無法準確的解釋,但我並不是告訴學弟妹們政治系所學的完全沒用,而是當我們學習任何東西時要不斷地檢視他與現今社會的合適程度,而不是丟甚麼給你們吃你們就大口大口的吃,而是應該從最根本的問題來去思考,以上提出的問題僅是我粗淺的認知,希望提出的問題能多少提醒你們進入政治系必須與時俱進的成長,而不是毫無思考能力與觀察能力的拿著古時候的經典,但是不適合現在的東西不斷膜拜或者讚揚。讓我們一起在全球化下的資訊時代(網絡社會)重新的認識政治為何。

學長 黃凱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