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9日 星期一

給系主任的一封信:在全球化年代讀韋伯「政治作為一種志業」之心得分享

 韋伯在這篇演講中之所以強調“志業”一詞,在於區分無理想無熱情的官僚與擁有政治理想與政治抱負的政治家。
    在說明了國家擁有其控制地區獨一無二的合法暴力權利後,韋伯對西歐從分權的封建制度到近代各國的中央集權的演變進行描述,描繪了在權力集中後,依附於政黨的官僚只是把職位當做獲得的獎勵,冰冷的追求效率,不會去思考信仰人性理念等內容。
    首先,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是全球化剛剛初具雛形的時刻,巨大的全球化浪潮已經不可阻擋,但能在全球範圍內擁有合法暴力權利的“全球政府”還未真正形成。同時,全球化與資訊化兩股浪潮的結合,導致了“大數據”這個原來只出現在科幻小說中的技術開始變成現實,當人群變成一個個類別標籤時,官僚模式追求的效率已經體現出壓倒性的成功。雖然美國大選中“通俄門”事件的調查結果還未出爐,但facebook對於數據被盜用影響選舉的事實已經隱晦的做出了承認,大數據的時代恐怕已經開始了。
    韋伯在向當時現場的聽眾講述以政治為志業的目標時,強調了對於官僚體系的運用,在官僚體系已經不可避免的情況下,利用現狀才是唯一的出路,同全球化與大數據就是這個時代不可避免要利用的手段。到底是像韋伯所說一樣運用技術而不諂媚大眾;還是化身為“物理學家”一樣,研究“氣流”而非單一分子,將人群視為整體去追求冰冷的效率。
    對於本系來說,全球化、資訊化、大數據的時代已經決定了本系未來的發展來到了一個必須做出抉擇的岔路口,是培養韋伯在演講中宣揚的“以政治為志業”的熱情政治人,還是擁抱大數據全球化,培養追求效率官僚政治人。可以確定的是,無論做出何種選擇,都意味著與另一條路徹底決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