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您好!
近日讀偉伯《政治作為一項志業》與鮑曼《全球化——人類的後果》二書,頗有收獲,在此欲與您分享。
偉伯的著作所根基的現實世界之樣貌雖然與現在已大不相同,然而卻點出作為政治學研究者或是一名政治家所必須理解最根基的概念。在此略舉兩者為例:一是國家與暴力密不可分的關係,因為國家壟斷一切武力,社會秩序才得以維持。二是從事政治者乃是在競逐權力並且實踐其價值觀。
就此兩點,晚學認為在政治學的教育上,不可或缺的是對於國家以武力為基礎的認識,不論是民主政體、威權政體,若是對內無法壟斷武力,則無法保障秩序;若是不具有獨立、強大的軍事能力,對外則處處碰壁,如同台灣目前之處境一般,夾在中美兩強之間動彈不得。之所以認為這是重要的,是因為時常觀察到社會上有時一昧地反對暴力,仿佛國家暴力與社會新聞中之暴力行為一樣不道德、不可取,殊不知兩者完全不可相提並論。國家作為政治學研究之重要概念,必須理解其與暴力之間的關係。關於價值的實踐,則提醒了價值問題是政治學各個領域皆無法脫離的,除了實然面的分析之外,最終仍須面對是非對錯的價值判準、應該如何選擇的問題,才可使政治學有機會成為一門解決問題的學科。
而在鮑曼的著作中,晚學認為最重要的莫過於公共場域在全球化時代的轉變,當公民議論公共事務的空間逐漸轉移到社群網路,面對面的討論政治不復可見,更遑論一場精彩而有號召力的演說,身處如此環境的公民在政治上的能動性被大幅剝奪,但是這種虛擬化的生活又仿佛不可逆,而是隨著科技發展逐漸包含我們的一切。
身處在一個全然不同於政治學典籍的世界之中,該如何用政治學的眼光認識世界?又該如何發掘值得討論的問題?如何應對?將是修習政治學的我們面臨的新問題。
敬請
教安
政三B學生 馬紀安 敬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