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6日 星期日

寫給系主任的第二封信:在資訊時代的網絡社會如何正確地認識政治?

系主任您好!

在閱讀完網絡社會的崛起之後,反觀現今新媒介的發展,發現新媒介對於政治文化有一定的重塑作用。並且新媒介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影響和改變人們的日常行為習慣方式,甚至是政治領域。(以社交媒體為例)在社交媒體出現,自媒體時代蓬勃發展時,我們可以有比以往有更多的方式且更加便捷地了解政治,但我們好像離真實的政治卻越來越遠。

在全球化年代,互聯網強大的信息檢索功能使整個人類的知識結構與話語體系都發生了改變,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們的思維認知方式和行為習慣。虛擬社群的普及與發展使得在現實中無法表達自己訴求和參與實際政治運作機會的人們可以通過網絡,藉助社交媒體來進行意見表達。

人們能夠通過電視、網絡等各種渠道輕易地了解國家政府的領導者活動的具體內容,政治活動從神秘到公開,開始變得戲劇化。人們開始認為政治活動不過就是電視屏幕上所展示的那樣。因此人們也容易產生一種理想主義,當我們自己的現實生活與電視里的政黨領袖所作出的政治口號發生嚴重分歧或是極少兌現其承諾時,人們就會傾向於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來參與政治進程,以爭取自己的合法權利。

這顯現出新媒介對政治的功能由政治動員和政治賦權組成。

政治賦權:虛擬社交網絡發展的結果,使精英和大眾的區別逐漸被模糊,普通民眾逐漸掌控信息傳播的方式,加強個人的話語權,從而導致了部分權力從政府和精英團體向社會和民眾的分散于轉移。另一方面,虛擬社交網絡的政治賦權功能表現在它使得掌握網絡信息技術的個人或團體,具有挑戰國家和強大政治集團的可能。

政治動員:不論是世界各政黨還是政治家,都重視利用媒體去灌輸意識形態、宣傳政治主站個爭取民眾的支持,虛擬社交網絡的政治動員能被政治精英們所使用,成為促進國家政治進步的有力工具,同時它也能成為體制外的各種挑戰者,包括極端勢力、反社會組織等所利用,成為危害政治安全的隱患。虛擬社交網絡目前還是一個缺乏有效管制的技術平台,這就是為各種破壞者提供了竊取信息和秘密交流的可能性,為各種挑戰者創造了破壞社會穩定和國家秩序的政治動員的可行性。

但是在新媒介時代下,政治動員有一最大特點是,沒有明確的指向性,這也就意味著參與其中的大多數人很多時候並不知道自己參與其中的最終方向與目的何在,易造成人云亦云的情況。這就存在其危險性的一面。

也就是說在新媒介的互動模式下,我們變得比以往更加了解政治,但身處于內容多樣複雜的互聯網中的我們卻更難觸及到真實的政治。那面對這樣的情形,我們應當怎樣去認識政治呢?

以上是對于卡斯特網絡社會的崛起』的一些想法。很高興可以與您分享!

學生曹瑞珂 敬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