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5日 星期日

全球法律,地方秩序


《全球化:人類的後果》第五章 全球法律,地方秩序

前言: 在現今全球化的時代中,投資者具有高度的流動自由性,國家為了能吸引投資者長期的投資,勢必要創造一個有利於提升投資者信心的環境,然而目前國家為了創造利於投資者的環境的過程中必定會犧牲「勞動力供應者」的權益,關於「勞動力供應者」哪些權利遭受犧牲以及國家透過何種方式達成目的,分述如下:

壹、強調「彈性」的全球化經濟網絡
勞動力市場太過僵化死板了;應該使它靈活起來。那就意味著更加具有適應性和可塑性,無論對它採取什麼措施都不應該抵抗。換言之,勞動力只要成為投資者—他們確信只有他們的行動才能決定其經營—可以不予考慮的一種經濟變項,那麼,它就是「彈性的」。(P.102
全球化經濟網絡中的「彈性」,明顯的只屬於具有高度流動自由性的投資者所擁有,對於彈性的定義的權力掌握在這些上層菁英的手中,全球化中彈性的定義是基於投資者的權力或想像所建構出來的,投資者在全球化金融世界中就如同球員兼裁判,可以創造一個對自身最有利的環境並且逃避任何可能的責任,相對的在全球化中這些勞動力供應者由於受限於地方侷限性,僅能在投資者建構出的框架中生存不但被剝奪了靈活性也剝奪其活動性,使得在經濟活動中僅能受到投資者的支配。

貳、政治穩定(秩序的建立)
把地方的注意力集中在「安全環境」以及它可能真正或推定會需要的一切中,這恰恰是如今已全球性和超越疆域了的「市場力」要求民族國家所做(P117)
投資者在找尋投資的國家時總希望能尋求一個政治穩定且秩序良好的地方,這個地方必定需要排除一切無保障和不確定性的發生的可能,如此一來投資者就只需要專注於如何獲利就足夠了,不必再多花時間與精力從事任何事務。政府在此全球性的金融世界中的工作在於建立起優勢的警力以及監獄的高牆,透過建造新監獄、起草新法令來塑造政府為了安全環境所做出的種種努力,如此不但提高了人民對政府有信心,也顯示政府對於建構有保障和確定性的安全環境有所作為,而這一切皆在「投資者放心」因素中顯得特別重要。

問題與討論
A.  彈性的勞動力究竟有沒有可能在全球化中產生,還是只能做為一句口號?
B.  投資者往往具有龐大的政治影響力,他們可以透過偏差動員的方式將勞動力供應者的意見排除在議程之外,面對這樣的權力困境勞動力供應者要如何突破?

C.  國家為了建立安全環境的秩序想要保護的價值是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