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7 | 導論:在資訊時代的網絡社會中,政治如何及可能作為一項志業? |
|
2
| 3/6 | 韋伯:《政治作為一項志業》
→什麼是政治?什麼是政治教育?政治教育與政治學有別? | |
3
| 3/13 |
鮑曼(Zygmund Bauman),〈全球化:人類的後果〉(Globalization: The Human Consequences),緒論、第一章()。
| |
4
| 3/20 |
鮑曼(Zygmund Bauman),〈全球化:人類的後果〉,第二(劉千萍)、三(吳囿萱)章。
|
|
5
| 3/27 |
鮑曼(Zygmund Bauman),〈全球化:人類的後果〉,第四(趙怡)、五(黃凱業)章。
|
|
6
| 4/3 | 學術交流週放假 | |
7
| 4/10 | 作業展演(一)
→「寫給系主任的一封信:在全球化年代讀韋伯『政治作為一項志業』之心得分享」
|
繳交作業一
|
8
| 4/17 |
什麼是網絡社會(The Network Society)?(1)
→Manuel Castells,2000,《資訊時代:經濟、社會與文化》,第一卷,〈網絡社會之崛起〉(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第四(簡嘉儀)、五(曹瑞珂)章。夏鑄九、王志弘等譯,修訂再版。台北市:唐山。(541.49 4112(3))
| |
9
| 4/24 | 什麼是網絡社會(The Network Society)?(2)
→Manuel Castells,2000,《資訊時代:經濟、社會與文化》,第一卷,〈網絡社會之崛起〉,第六(劉千萍)、七(李佩儒)章、結論(黃子峰)。
|
|
10
| 5/1 | 國際勞動節放假 |
|
11
| 5/8 | 作業展演(二)
→「寫給系主任的第二封信:在資訊時代的網絡社會如何正確地認識政治?」
|
繳交作業二
|
12
| 5/15 | 置身網絡社會造出的全球新秩序(包括民主危機)中,世人仍需政治與政治學?(1)
→Manuel Castells,2002,《資訊時代:經濟、社會與文化》,第二卷,〈認同的力量〉(The Power of Identity),第一(黃于哲)、二(馬紀安)章。夏鑄九、王麗玲等譯。台北市:唐山。(541.49 4112(2))
| |
13
| 5/22 | 置身網絡社會造出的全球新秩序(包括民主危機)中,世人仍需政治與政治學?(2)
→Manuel Castells,2002,《資訊時代:經濟、社會與文化》,第二卷,〈認同的力量〉,第三(曾珉妮)、四(吳囿萱)章。
| |
14
| 5/29 | 置身網絡社會造出的全球新秩序(包括民主危機)中,世人仍需政治與政治學?(3)
→Manuel Castells,2002,《資訊時代:經濟、社會與文化》,第二卷,〈認同的力量〉,第五(張鳳鈴)、六(許芷敏)章、結論(黃子峰)。
| |
15
| 6/5 | 作業展演(三)
→「寫給系主任的第三封信:置身資訊時代的網絡社會中,政治學仍是必要的?」 |
繳交作業三
|
16
| 6/12 |
本系課程檢視(1):基礎必修(許芷敏)、比較政治(趙怡)、公共行政與政策(黃子峰)。
|
基於選讀作品的論點,提出評述與建議。
|
17
| 6/19 |
本系課程檢視(2):政治思想(劉千萍)、國際關係(張鳳鈴)、總評(許芷敏)。
|
同上
|
18
| 6/26 |
期末考:「寫給申請政治學系的高中生的一封信:關於東吳政治學系」
|
繳交作業四
|
〈全球化:人類的後果〉第三章。 劉力豪
回覆刪除〈全球化:人類的後果〉第五章/許芷敏
回覆刪除〈全球化:人類的後果〉第四章/李虹儀
回覆刪除